返回
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仙美村:金珠池菱角飘香采摘忙
发布时间:2022-07-21 09:32:00

1.jpg

“样子像元宝,角儿两头翘,硬皮包白肉,要吃湖里找”——这说的便是菱角。湘桥区磷溪镇仙美村,地处七屏山之尾,俗称“山尾”,有近600年的悠久历史,是远近闻名的“菱角之乡”。得益于金山溪良好的水质,仙美菱角美味爽口,深受青睐,其中尤以金珠池菱角最出名。眼下,正值菱角采摘销售旺季,该村的菱农们一年辛苦劳作,迎来了丰收的喜悦。

 

水乡菱角采摘忙

蓝天白云,碧波荡漾。菱池里,菱叶铺满水面,几只珍稀的水雉在菱丛间跳跃舞动、悠闲自在地觅食;湖面上,菱农们正划着菱角船采菱,这时的仙美村,好一幅岭东水乡动人的场景。

 

只见菱农们两腿盘坐在菱船上,从密密麻麻的菱叶间开出一条水路,一路娴熟地采摘过去。菱船长约一米,两头小中间略大,呈梭形,分为三仓,前仓坐人,中仓装菱角,后仓装水以保持平衡。采菱人轻轻地将菱藤拉到船边,挑拣着成熟的菱角,摘下菱角后再将菱藤抛入池中。

 

菱农们每采摘一趟,需要一个多小时,每趟能采摘约200斤菱角。一天采摘几趟,然后将菱角装袋打包,运送到批发市场,由零售商去买卖。在村道上,不时可见一个个简易的菱角摊点,农户用特制撬刀剥去菱角外壳,露出白嫩的果肉,整个过程干净利落。

 

“菱角的采摘期比较长,风调雨顺的年头,从4月末到冬至前都是采菱的季节。”仙美村文史爱好者李卫森告诉记者,菱农们每天凌晨5点开始工作,10点左右收工,中间会休息一次。划菱船是一种辛苦的工作,盘坐得太久,难免腰酸背痛,因此,现在一般青年人不太愿意干这种营生。

 

李卫森说,菱角要适时采摘,这样能提高产量,避免太多老菱掉进池底。菱角约每10天采摘一次,称为“一水”,最好吃的季节是端午前后,这时恰好是“二水”“三水”,菱丛最壮,菱角养分最为丰富。

2.jpg 

 

好山好水出好菱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仙美村种菱有着近500年历史,该村历代祖辈不断积累经验,从如何利用地土、选种、间苗、除虫到施肥,总结出一套属于仙美人自己专属的种植方法与技巧,并世代传承至今。

 

“每年菱角上市,在菜市场上经常听到商贩向顾客推销,这是金厝池菱角,大粒雅(美)。”该村文史学者李来涛介绍,“金厝池”是俗名,正名应叫“金珠池”。

 

金珠池菱角之所以成为名产,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。仙美村地处金山溪边,菱户巧借地利,采用引水进田的方法种植菱角。金珠池周围没有遮挡物,通风透气,有优质的水土和充足的光照,使这里生产的菱角壳薄肉饱,味甜内脆,深受食客的青睐。

 

“菱角的生长,对环境有着独特的要求。”李来涛介绍,金珠池底不肥不瘠。太肥了,菱角徒长枝叶,一池青翠,不久就褐槁烂死;太瘠了,菱角又发育不好。菱角生长前期,池塘水要保持浅水,随着菱丛的生长发育,逐渐加深水位,使之水面广阔,让枝叶充分展开。金珠池在控制排灌水方面非常方便,这也是种植菱角的一大优势。

 

“金珠池菱角,皮色紫红,煮熟以后,角蒂边的一滴红点像朱砂一样,汤水清莹,嫩角、植(老)角都熟而不烂。”李来涛介绍说,正因背倚七屏山、前临金山溪的优越条件,造就了金珠池菱角,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菱。

 

 

菱角产业兴乡村

菱角是仙美村的主要特色农产品,目前全村种植菱角近200亩,每亩每年产量约5000斤。

 

“我们的菱角品种好,口感佳,所以一点不愁卖。今年来,村里成立了合作社,注册了菱角商标,统一销售礼盒外包装,制作宣传小册子,推动菱角产业的发展。”看着眼前满池菱角带来的好收益,仙美村党支部书记李伟钦脸上露出了笑容。他也坦言,目前菱角的采摘、去壳都是纯手工,工作量大,比较耗时,而且人手短缺,菱角贮藏保鲜时间短,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制约村菱角产业的发展。

 

李伟钦介绍,采菱是一种艰辛的劳动,也是技术活,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该项劳作,采摘者多是中老年人。目前仙美村只有十多名菱农,每到采菱期,周边的村民会过来帮忙采摘。

3.jpg 

“菱角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靠菜市场或超市,但这样的单一的模式走不远、路也不宽。”李伟钦意识到,要把菱角产业做大,尚需摸索更多元的模式。“新鲜菱角保鲜度较短,最好在48小时内食用。如将新鲜菱角置于冰箱速冻,则可保存6个月。接下来,该村将通过修建冷库,延长菱角贮藏保鲜时间,搭建完善的菱角电商供应链体系,依托网络拓宽菱角销售渠道,不仅带动村民就业,也让仙美村的菱角走上更多市民的餐桌。同时,还将对金珠池的周边进行整修美化提升,发展旅游观光产业。”

 

李卫森介绍,菱角的口感丰富。生吃爽脆清甜,煮着吃糯香松软,把它当菜来做也不会违和。近段时间,村里请师傅制作了一席菱角宴,菱角红豆烙、菱角海鲜卷、咸蛋仁焗菱角、麦香菱角、菱角排骨汤、菱角松鱼头煲等特色菜品,以鲜美的菱角为主角,配以各式食材,形成舌尖上的美味。菱角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,可煮、炖、烧、煨等,接下来该村将继续开发菱角菜式并传授给村民们,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,提升仙美村菱角的知名度。

 

4.jpg

“菱角里面含有大量丰富的蛋白质、淀粉,能帮助人体快速补充能量,还能健脾养胃、清热解毒、美容保健等。”李卫森认为,接下来还可以发展菱角深加工,延伸产业链。如加工研发菱角罐头、菱粉等产品进行销售,提升产品附加值,增加菱户收入,做大做强菱角产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

 

 

记者手记

做大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

仲夏时节,菱角飘香。作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,磷溪镇仙美村依靠良好的水资源和肥沃土壤,发展起菱角种植业,产出的金珠池菱角品质极佳,深受人们的喜爱,带动了周边10余个乡村的发展。近期仙美菱角终于有了自己专属商标和包装外盒,对宣传该村农产业品牌、提升菱角产业知名度将起到推动作用。

 

仙美村还成立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,有利于拓宽菱角销售渠道、增加农民收入。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,该村种植菱角的农户比较零散,是家庭式生产,经营方式较为传统,不利于延伸产业链,将各名优产业做大做强。

 

把菱角这个绿色的水中“元宝”,变成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,是仙美村民共同的愿望。由传统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向品牌化、专业化、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,形成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、美食、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是仙美村做大做强菱角特色产业、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。

 

培育壮大菱角支柱产业,逐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、产业体系,要在种植技术、产品加工、包装设计、储存保鲜、销售渠道、品牌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有所突破。只有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提高菱角产业发展和就业动能,促使产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才能解决该村菱农青黄不接的局面。而对菱角进行深加工、精加工,如制作成菱角酒、菱角粉、菱角罐头等,则有助于延伸产业链、提升菱角附加值。还可以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,推出菱角特色宴,带动乡村旅游观光,促进农旅融合发展,深化菱角产业内涵,以乡土味唤起乡土情。

 

当前,我市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构建“一村一品”的产业发展格局。我们相信,只要有好的思路、实的举措,菱角特色产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,实现农业更强、农村更美、农民更富。

 

来源:潮州日报


中国潮州美食网 http://www.czcityofgastronomy.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     中文版 | 英文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