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潮州市的产业版图中,茶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十分突出,在拉动经济增长和带动社会就业两端,茶产业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,而作为茶产业之基的古茶树更需得到妥善保护。为加强古茶树保护管理,促进古茶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,推动茶旅走廊建设,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,潮州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,经过多方努力,“量身定制”了地方性法规《潮州市古茶树保护条例》,条例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,并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
潮州凤凰山山峦层叠,林木丰茂,终年雾气弥漫,高山云雾出好茶,自古以来,凤凰山种植着大量古茶树。据统计,凤凰山上100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达1.5万多株,其中超过200年树龄的有4600多株,这些古茶树凝聚了一代代茶农的心血。但近年来,随着单丛茶产业快速扩张的同时,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。
潮安区茶叶协会会长 林程辉:凤凰山1.5万多株古茶树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,我们应该好好珍惜。那么这几年由于一些人为的原因,还有自然灾害,这些古茶树也受到破坏受到伤害,还有病死的现象是时有发生。
凤凰镇副镇长 张翔:近年来,凤凰单丛茶产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,如何保护古茶树的资源稀缺性尤显重要。
十多年来,凤凰单丛茶陆续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,被列入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单等,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。在此背景下,我市率先在省内探索为古茶树保护进行立法。2022年年初,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,经市委审查批准后,同年4月27日,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主任会议研究同意,《潮州市古茶树保护条例》正式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计划。
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庄瑾瑜:制订这部条例是基于我们潮州市古茶树的资源非常丰富,而且是潮州市茶叶产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。那么加强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,更加有利于带动我们潮州茶叶产业的做强做大,同时通过保护古茶树资源,来带动我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重大理念。
我市绝大部分古茶树属于茶农的私有财产,这意味着在立法中,茶农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需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和体现。对此,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听取民意、集中民智,掌握大量一手资料,为起草法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庄瑾瑜:在制订这部条例的过程当中,市人大常委会是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。首先我们是深入到基层开展调研,走遍了全潮州市古茶树集中分布的地方。第二是跟我们的茶农朋友,还有茶叶的行业协会、有关的专家进行深度交流,从他们那边吸取我们立法的资源。第三个是我们在立法的过程当中,把我们立法的听证会、立法的论证会、座谈会开到生产一线、田间地头,让广大群众能够深度参与到我们的立法工作当中。
从深度分析我市古茶树资源现状,到如何制定保护措施、引导茶农遵循、加强品牌打造、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,市人大常委会反复论证,并从多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寻找立法依据,确保《潮州市古茶树保护条例》的制度设计、部门职责、保护措施、行政处罚等方面,不存在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情况,并且能为保护古茶树这一珍贵资源提供准确可靠的法律依据。
潮安区茶叶协会会长 林程辉:古茶树的保护条例里面规定了古茶树的管养、生产、经营、推广等全方位的保护措施,我认为这将对我市茶产业的健康、可持续发展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。
地方立法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,是国家立法的延伸和补充,《潮州市古茶树保护条例》彰显了地方特色,也填补了全省古茶树资源系统性保护的立法空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