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里(东界)地处潮州市饶平县东南滨海,包含现所城、大埕、柘林三镇,陆地总面积95.7平方公里和大片海域,是饶平县重要领域之一。据明代陈天资《东里志》和新编《饶平县志》记载: 春秋战国前东界与饶平同为扬州之域,春秋战国时为扬越地。明代成化十三年起至清末,东里属饶平宣化都。
广东省饶平县所城镇所城社区所在村也叫大城所村,当地居民习惯称之为“所内”。对于当地人来说,端午节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传统节日。每年端午节到来之际,所内居民会制扎六条纸糊竹身的“旱龙舟”,从五月初一到初六连续六天抬着穿街过巷游行,同时所内居民还有一种特殊的应节食品——“鼎翻”(亦叫“麦熟”“薄饼包”)。听老辈人说,饶平东界面海,人们靠出海捕鱼为生,常遭风浪翻船,而“翻”字不敢说,就把“翻”说做“顺”,如把东西“翻过来”就说成“顺过来”。利用端午节吃“鼎翻”,意思是把“翻”字吃掉,以保平安。另一说是“鼎翻”很香、好吃,“鼎翻好”谐音“定风好”,意思是定然风汛好,顺风得利,捕鱼丰收。
“鼎翻”的制作:先用精面粉拌入适量水,充分搅拌成酱,待发酵后手拿面酱团在炉火上面的平底铁锅一抹,即烙成一块块薄薄的圆形的鼎翻皮,然后用鼎翻皮卷豆芽、韭菜、猪肉丝、香菇、虾米、蛋丝、豆腐条(这些馅料都是煮熟的)等馅料以及油煎葱珠等调料,包裹卷成圆柱状,再蘸上香甜适口的酱料(用面粉、红糖、辣椒调和、煮熟)即成。
鼎翻也可做成甜食。在鼎翻皮上放“糖葱”、瓜册丝、芝麻、花生碎等佐料为馅,然后卷成圆柱状即可。这种甜“鼎翻”风味风味。
“鼎翻”用料考究,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,香甜可口,不但所内的男女老少数时念日想吃“鼎翻”,就是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闻之也食指大动。
所内人食“鼎翻”,可有一段来历。明代大城所驻军来自南京,带来了面食习惯。制作时,使用平鼎烙饼,用大葱当馅,既当大餐又当干粮。聪明的所内人把饼烙薄,用肉菜海鲜当馅,配上甜辣酱,在端午节游旱龙之前,与粽子一起当成祭品祭拜先祖,然后合家品尝这顿美食。
2022年1月,“鼎翻”制作技艺入选饶平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