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论烹调实操六要素
来源:潮州+ 发布时间:2024-01-13 00:00:00

摘要: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餐饮行业对烹调技师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。尤其是实操能力,他需要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性,其技艺体现须更为专业。众所周知,烹调是一门生产科学,内容十分广泛。它既讲究具有文化内涵,又要有艺术的表现。作为烹调技师制作的每一道菜品,其所表现的技能与技巧的水平程度,就是其素质之实操表现。实践表明,评判一位合格的烹调技师的素质高低,应先从其实操能力与其菜肴出品能否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着手。故此,本文特以烹调技师之实操素质六要素展开论述,希望得到更多老师的指导、完善。

关键词:原料辨性与应用;刀工的艺术;调味与勺工;拼盘与雕刻;卫生与营养:品味中审美。

每一位合格的烹调技师其技艺是菜点好坏的实效体现。它能证实其所具有的实际技能、技巧和文化理论功底。详细地说,素质实操的前提是做好菜先选好料,选对料,工艺做好是关键,好菜用季节菜是重点。从事烹饪工作应具备耐心的操作风格,认真的做工,静心的品味。结合人类的养生之道。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季节变化特点而灵活运用去做菜,加上具体人们的生活方式爱好,身体需求去烹饪好每一道菜点。

一、原料的辨性与应用

烹调技师的实操技能首先是对原料的认识。认识烹调的原料(性质、辨别、使用),它是整个实操过程的关键和菜点品质的有力保障。我国各地烹调原料,物产丰富,品种广泛繁多。作为一位烹调技师经验和阅历再广,一生都难以认识得完整,更何况是使用。对于烹调原料的认识、采集、选择、保藏、利用、加工以及成品的食用,人们的要求是很高的。它关系着人类身体健康,更是物质享受和生活质量。所以,烹调操作者在想做好一个菜点前,他头脑必须清醒,胸有成竹地去熟悉即将成为烹调菜点原材料是什么性质,质量如何,怎样运用。从感性上,他们应知道原料本身性质是: 老或者是嫩的)例:老母鸡肉质老,有香头,而新肉鸡肉质嫩,有甜质), 水分多还是少的(例:蔬菜、水产类,水豆腐制品的水分多,干货类、风干类制品水分少),新鲜或是霜冻的(例:刚开腹的牛肉和隔夜的冷冻牛肉),腥味程度淡浑(例:海产鱼较浑腥,素菜类、干果类不腥,肉类不太浑腥),盐质咸淡怎么样(例:咸干贝和淡干贝),原料是厚或是薄的,耐加热与否(例:洋菜花较菠菜耐加热时间长),营养能否易流失(例:蔬菜营养受热时间长易流失),原始原料还是半成品等等。所有这些各有什么性质的烹调原料,操作者有了初步认识,清楚了,下一步工作就能得心应手。

1.18 6.png

二、刀工的艺术

俗话说:“熟砧、活镌、蒸笼火候。”熟砧就是刀工的纯熟程度,能操作自如。根据不同的原料经过选好,选对后,结合菜点烹调方法不同要求和特点,运用不同的刀法(例,直刀法,平刀法,斜刀法等)进行(以合理,充分利用原料的砧板原则)切配,加工成片、条、丁、块、粒、末等。砧板的刀工要求做到下刀有数,落刀准确。例,焖、炖的原料要切块且块状大,肉类的炒、泡原料要切薄些。同时,刀工还具有娴熟的塑造能力和雕刻刀法,才能更好去服务下一步烹调方法,勺工、调味、拼盘等所完成一道菜点的必要工序。砧板的刀工还包含一些半成品的加工,腌制以及原料切配后主料、佐料,配料的搭配(例:造型上,主、佐料丁对丁,粒对粒的搭配),还有两者分量比例。这种砧板刀工实操成果能直接影响整个成品菜点的质量和审美。这里,刀工的工夫举一例,凤尾虾的刀工:从去虾头、肠、胃、身壳留尾巴的虾肉身下刀,必须左手按住虾肉的头尾成一直线,右手拿刀与砧面平行从虾肉背剖开,入刀深度为虾肉身的2/3深为准,做到虾身翻开后两边整片虾肉厚度一样,然后再用刀在虾肉面微花几下即成。

34.png

三、调味与勺工

如果说烹调技师实操过程的刀工是菜点前提制作的关键,那么,烹调方法、调味、勺工的要求是菜点实操的重点。菜点原料经过刀工加工后,必须以菜点不同特点运用什么方法去烹制(如,炒、焖、炖、淋、爆、烤等),不同的烹制方法所要求的也有不同。例,炒、爆要猛火快烹。尤其是炒青菜,海鲜类时,更应大火快炒,以免蔬菜、海鲜出水。油炸体积较小的食物用大火,才能保持外酥内嫩的口感,而且腌制过的炸品营养不会太多的流失:而油炸体积较大的食物则用中火,才能把食物内部炸熟,再大火复炸达到炸品不含油,酥而不腻特点;而煎制用小火,煎牛排使用大火,目的是锁住它的肉汁味,然后才用小火,使食物内熟外酥而不焦的效果。镌头火候功夫体现在勺工,是菜点操作者技术能力的重点表现。火候就是火力大小和加热时间长短,判断火候做菜要熟悉油温知识,才能掌握火力的运用和控制,达到镌工、勺工的灵活运用。如,技师要知道120-140℃(三、四成热)的油表面平静,加热开始没有响声,不冒烟状态。150-160℃(五、六成热)的油, 加热从四周往中间翻动,微冒青烟等特点。俗话说,“热镌软油溜鸡球”,就是勺工烹制的最好表现。只有掌握好火候,有熟练的勺工、镌工才能烹制出美味的佳肴。蒸制菜肴时要用大火(面食除外),才能蒸气充足, 让食物快速成熟。煮制食物先用大火将水烧开,再转小火焖煮,直至焖后食物入味,质嫩滑的特点。炖清汤时用小火、中火才能使其不散烂,且肉身味溶入汤中,达到有味,汤清如水,色纯如茶。同时,蒸的时间,火力也很讲究,这就是所谓的蒸笼火候。另外,蒸的笼里水要保持清净,水量足,食品未熟不起盖,蒸的有色食品放在笼的下层,无色的放在其上层,蒸的炖品要加盖或封保鲜膜,以免炖品香气流失和渗入蒸汽影响原味道。所有这些实操技能的经验是日积月累的,加之自身的技巧,成为技艺烹饪的实操能力。调味问题,也很复杂,多变灵活。实操过程必须准确,定量,先后而进行做菜的调配,跟配。如,炒菜时盐不要太快放,以免造成其水分和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。而味精更不能太快下,因为味精特性不宜在高温下久煮。总之,烹制方式,勺工、调味的一道菜色,可以有四个准则:第一,咸淡如何;第二,口感和火候造成的色泽评价;第三,卫生,拼盘(包菜点装盛盘)怎么样;第四,芡水淡,浓是否合理。这四点完全可以量出实操烹调方法,勺工、调味的成绩情况。

四、拼盘与雕刻

拼盘、雕刻两者相辅相成。雕刻是拼盘的前提,拼盘是雕刻的产物。这也是烹调技师素质实操能力的一部分, 是整个烹饪过程菜色的完善、补充。拼盘、雕刻是美学的一门艺术,是人类的涵养表现在审美观点上。雕刻是美术原理的指导和使用,也融汇了画家,雕刻家的艺术手法,是菜点的美容,是饮食不可缺少的环节,有画龙点睛的作用。但必须注意点缀菜肴不能华而不实。主要体现,手法应精通、熟练,具有较强的审美心理素质,才能熟能生巧,巧有美感的效应。

32.png

五、卫生与营养

众所周知,“民以食为天,民以安为重,民以养为生。” 食品的卫生、安全程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与否。这就要求实操者个人要卫生,自身要健康,修养要好与其制作要科学。要使制作科学合理化,不单技师技艺要求严格,卫生、营养的知识也应具备。否则,做出的菜点再好也是美中不足的。我们知道,烹饪的原料制作其实也是食品使用前的杀菌、消毒过程,即生变熟达到卫生安全,有营养价值。如果食品制成没有卫生保障,食用不安全,没有什么营养,那么劳动也就没有意义了。所以这方面要求烹调技师素质的实操者应做到,不卫生的原料不烹制,烹制不卫生的食品不食用,无营养的有毒性的食品不烹制和不去食用。要熟悉食品的卫生知识,饮食的相忌、相克原理,不使用劣质和假冒的原料、酱料、调料品,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食品安全事故。

六、品味中审美

关于品味、审美。许多厨师会做不善品味与审美,应该说,品味、审美是实操者技艺的一个促进与完善,只有符合这点要求,才能更好服务于其技能、技巧。其工艺更合理,科学,完整。我们的烹调技师通过观赏多彩多姿的菜点,引起美味联想,产生食欲,促进品味工夫,它是一种享受。当然,他们品味时必须身体健康,保持口不生燥,不上火,要心静,达到品有其质,品有所值的效果,审美出自己劳动成果以慰其心。现实生活中,人们对品味菜肴有一个共同的认识——少食多知味,这也是美食家们的经验总结。

结束语

综上所述,烹调技师素质之实操(也是烹饪的生产各项要求),是集生产、科学、文化、艺术、涵养于一体。因此,我们应该弘扬、继承先人优秀的传统素质,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,造就一代又一代经验丰富,技艺高超的人才,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。创造实操本领熟能生巧,精益求精的风格,立于社会不败为荣而努力奋斗。

总之,无论烹调菜点是传统的,风味的:或是创新的,有季节性的。烹调技师实操必须要以实干、勤劳、注重效益为基础;自我加强、发展,更要悉心关注了解烹饪过程中各个环节对食品影响,尽管这职业很辛苦,也得任劳任怨,并不断地积累掌握更多的技艺,以便探研到更科学,更合理的烹饪方法,为人类的幸福生活、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。

参考文献:本文在撰写过程中,参阅了《中国烹饪》,《广东烹饪》等相关书籍,并引用了其中部分论述内容,特此致谢!

中国潮州美食网 http://www.czcityofgastronomy.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     中文版 | 英文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