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春天,也是一个茶香四溢的春天,我们先到潮安区凤凰镇,探寻一片叶子的蜕变之旅。
主持人 黄春燕:我上春山约你来见。看到了吗?这漫山遍野深深浅浅的绿。闻到了吗?风里已经有了茶的芬芳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上春山、采春茶,走喽。
在凤凰镇凤溪村海拔500多米高的茶园中,蛰伏了整个冬季的茶树春芽迸发。每一片绿叶,都蕴含着春的神韵。采茶工穿梭其间,采摘下今年第一批鲜嫩的春芽。茶山之间,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。
主持人 黄春燕:阿姨,您这采的是什么品种的茶?
采茶工:蜜兰香。
主持人 黄春燕:那我们采茶有什么讲究吗?
采茶工:像太嫩的不要采,太老的也不要采,下雨天不要采。
主持人 黄春燕:那什么时间段采茶最好?
采茶工:上午10点多到下午3点多这段时间采。
主持人 黄春燕:那现在是刚刚好。
春茶采摘加工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接力赛,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,很快被运送到加工场,开始了一系列制作工序。
主持人 黄春燕:采摘下来的茶叶,接下来就要进入晒青环节了。有人说,喝茶的时候能够喝出太阳光的味道,这个环节功不可没。来吧,让它们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吧。
茶农 林智旺:等一下,这样不行。
主持人 黄春燕:不行?那要怎么晒?
茶农 林智旺:晒茶也有讲究的,像这样刮的话等一下茶就受伤了,晚上碰青也不行了。
主持人 黄春燕:我的动作太豪迈了。
茶农 林智旺:我们要这样。
主持人 黄春燕:哦,是要抖着洒是吧?
茶农 林智旺:对。
主持人 黄春燕:这样才能够呵护它们。
每一片茶叶,都值得被呵护、被善待。竹筛相连,铺满农家小院,这是一片茶叶的阳光之旅,也是茶山一道美妙的风景。经过晒青、晾青之后,茶叶慢慢变得柔软。
主持人 黄春燕:林大哥,这也太动感太好玩了吧?这是在做什么?
茶农 林智旺:这是在碰青。
主持人 黄春燕:碰青是吧?要不我试试。
茶农 林智旺:好,来。
主持人 黄春燕:准备好了,翻江倒海出乌龙。我的天啊,这没点真功夫还真的是玩不起。林大哥,我为什么摇不起来?
茶农 林智旺:这样要有力度,还有腰力各方面保持配合。这体力还得跟上。我示范一次给你看。
主持人 黄春燕:好。
茶农 林智旺:这样其实我们做熟练的就好像很轻松一样。
主持人 黄春燕:真的,看起来轻松做起来难,这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干。
做青是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,由碰青、摇青、静置三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,手法上的细微差别,都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。而接下来的炒青环节,则是固定茶叶的色、香、味。
主持人 黄春燕:林大哥,我发现您刚才把茶叶倒进去炒青的时候,速度特别快。
茶农 林智旺:因为我们是高温,温度太高了如果速度慢一点,那先放进去的茶就烧焦了,所以必须速度要快,保持茶叶全部放进去。
主持人 黄春燕:所以速度要快,姿势要帅,那这个温度和时间要怎么把控?
茶农 林智旺:温度像我们刚进去的话必须高温,炒了两三分钟以后开始降温,温度慢慢降下来。
主持人 黄春燕:所以制茶的每一个环节都很考究工夫。
茶农 林智旺:对,不是说炒青看起来是一台机器在转,很容易的,但是你要做出一杯好茶,就必须你来掌控。
一杯好茶的背后,蕴含着工夫,考验着制茶人的经验和耐性。经过多道工序,一片树叶完成蜕变,成为“形美、色润、香郁、味甘”的凤凰单丛茶。
主持人 黄春燕:不饮春茶鲜,怎知春光美?这一口喝下去的不仅仅是茶,更是整个曼妙的春天。来吧,来凤凰山,一起品茶、品春天。
青山绿水间栽培,匠心匠技下制作,悠久历史中传承。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制茶人的不懈努力,凤凰单丛茶携带着天然花香、岭南山韵,蜚声海内外。
茶商 刘先生:凤凰单丛茶特别好喝,大家都很喜欢,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朋友他们都非常喜欢,然后每一年的春季我都会过来大量地采购单丛茶,销往全国各地。
在这个美丽的春天,一幅浸润着悠悠茶香的蓝图正在擘画,潮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“茶经”正在续写。